“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也许我们不禁会问,当从谷歌地图到Youtube视频网站等这些通讯手段使得地理距离不再成为问题,并可随时随地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时,在我们这样一个网络化的时代,为什么还要组织、参加或者只是去简单看一看世博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花上几天时间亲自去上海世博会的广阔区域逛逛,去体会这一古老盛事的魅力,我们都知道第一届世博会是于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历经了一个多世纪,世博会仍然为广大公众对一些问题的反思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机会,而不仅仅只是获取知识,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侧面来看,这些问题都有其作为话题的重要价值,值得人们去反思。作为一本专门为世博会出版的专刊,我们的视角显然会专注于对影响到或是涉及建筑和特定领域的建议方案进行分析,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对场馆建筑创新方面的主题进行赘述,或是对数不清的建议方案的科技性和创新性进行强调,这样的开篇至少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哪怕是提供了一些物质上的必要支持,游客也只能参观其中一部分场馆。所以为了简要地列出在我看来是本届世博会展示盛宴最重要的十大亮点,我将从建筑师的角度并根据我在过去两天的所见所闻来进行分析,去探究城市最佳实践区B 3.2馆的设计和建筑背后的故事,其中还有在《域》杂志中文版发行一年来的各种感受,以及我对驻北京的《域》杂志采编人员的一些访谈内容。

 

1)高效率的绝佳展示。尽管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已经没有必要进一步向世界证明其在组织全球性大型活动方面的能力,但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在管理和组织策略方面还是创下了新的记录,当然这也有世博会本身的因素,虽然世博会为期只有6个月的时间,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因为世博会背后有着一套优秀并且全新的基础设施网络,这为整个世博会的成功起到了连接和支持作用,这不仅是适宜的,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开幕第一天,入园总人数达到了50万人,整个现场井然有序,人们乘坐海底隧道——一种新型地铁和人行交通系统、电动汽车和公交车等不同交通工具,穿过小径、道路、廊桥、落地台阶和平台等等,分布均匀的大型入口随处可见,考虑到筹备的时间,本届世博会的组织工作真的令人难以置信和非同寻常。

2)世博会主题的适用性和重要性:全球危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是对本届世博会结构的描述,尽管有些国家很不应该的忽视了这一方面,但本届世博会并不是简单的围绕不同参展国家在阐释这一主题能力方面的风格而展开,相反其更多关注的是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本届世博会举办国使得全世界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紧急情况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关乎地球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而且举办国在揭示这一问题的时候也不是简单地依赖人们对灾难情境的恐惧,而是让人们去关注2050年我们的生活质量问题,正如皮特·格里纳维在意大利馆的介绍中所写道的那样,因为到2050年地球上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会生活在城市中,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城市的生活质量。

马尔科·卡萨蒙蒂